赵州桥又称安济桥,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.6公里处,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,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(605——616),由匠师李春监造。
中国神桥赵州桥
赵州桥由一孔石拱独跨洨河。跨度37.02米,弧拱长跨,大大增加了泄水能力,主拱的跨径和拱矢之比为5比1,是为坦拱。这样缓和了桥面坡度,桥上行车,桥下行船,水陆两便。
大桥主拱和四个小拱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,二十八道拱券既各自独立成拱又并列为一严密的整体,再采用铁拉杆横串,腰铁嵌联,护拱石铺砌等措施,以加强横向拉力,这样的砌筑方法的优点是既坚固又便于维修。
雄伟结实的桥身
桥台座落在天然地基之上,地基为轻亚粘土,第四纪冲积层,是良好的天然地基。既能承载桥身重压,又可抗拒地震。一千四百年来,虽经历多次地震和洪水灾害,大桥两端桥台沉陷始终走动甚微,安然无恙。
桥身的精美时刻
经探测,赵州桥的桥台基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多厚多深。桥身就座落在由五层石料砌筑的总厚度仅1.51米的桥台上,桥台的长度也只有6米而已。在如此浅的基础和短小的桥台上建造这样宏伟的大桥,着实令人叹服。
大桥主拱肩部加设了四个对称小拱,挖空了桥肩,将桥肩敞开,在世界建桥史上赵州桥首创了敞肩拱的新桥型,既节省材料减轻桥身自重,又能辅助宣泄洪水,减少上游洪水对大桥的冲击力,而且巧妙利用小拱对主拱产生的被动压力,增加桥身的稳定性。
景区周边的环境也是非常不错的
赵州桥巨身凌空,雄伟壮观有玲秀之感,桥面栏板望柱浮雕蛟龙花卉,刻工精细,刀法苍劲有力,风格古朴典雅,显示了隋代深厚、严整、矫健、俊逸的石雕艺术风貌。
名垂千古的赵州桥,不仅具有通济利涉的实用价值,还堪称一件富有观赏价值,给人以美得享受的艺术珍品。